钨钢加工中刀具的选用标准是什么

在金属加工领域,钨钢凭借其高硬度、高强度、耐磨性好等特性,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类高精度、高负荷的零部件。然而,钨钢的这些优异性能也给加工过程带来了巨大挑战,尤其是刀具的选用,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、加工质量以及刀具的使用寿命。因此,深入了解钨钢加工中刀具的选用标准,对于提升钨钢加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


钨钢加工中刀具的选用标准是什么


刀具材质的适配性

刀具材质是决定其能否胜任钨钢加工任务的关键因素之一。钨钢硬度极高,普通刀具材质在加工过程中极易磨损,难以保证加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。因此,用于钨钢加工的刀具材质必须具备出色的硬度和耐磨性。


硬质合金是较为常用的刀具材质之一,其通过将难熔金属的碳化物粉末与粘结金属混合、压制、烧结而成。不同的硬质合金成分和结构赋予了其不同的性能特点。在钨钢加工中,需选用那些具有高钴含量、细晶粒结构的硬质合金。高钴含量能够提高刀具的韧性,使其在承受较大切削力时不易崩刃;细晶粒结构则有助于提升刀具的硬度和耐磨性,有效抵抗钨钢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摩擦。


除了硬质合金,陶瓷刀具在钨钢加工领域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。陶瓷刀具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热性,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切削性能。其化学稳定性好,不易与钨钢发生化学反应,从而减少了刀具的磨损和粘结现象。不过,陶瓷刀具的韧性相对较低,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容易破裂,因此更适用于连续切削等相对稳定的加工工况。


立方氮化硼(CBN)刀具则是加工钨钢的高端选择。CBN具有仅次于金刚石的硬度,且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极佳。在高速切削钨钢时,CBN刀具能够承受极高的温度,保持刀具刃口的锋利度,实现高效、高精度的加工。然而,CBN刀具的成本较高,通常用于对加工质量要求极为严格、加工批量较大的场合。


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性

刀具的几何参数,如前角、后角、主偏角、副偏角和刃倾角等,对钨钢加工的切削力、切削热、刀具寿命以及加工表面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。


前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切削刃的锋利程度和切削力的大小。在钨钢加工中,适当增大前角可以减小切削变形和切削力,降低切削温度,从而提高刀具的耐用度。但前角过大,会导致刀具刃口强度降低,容易发生崩刃现象。因此,需要根据钨钢的具体材质、加工方式以及切削参数等因素,合理选择前角大小。一般来说,对于硬度较高、韧性较好的钨钢材料,可选用较小的前角;而对于硬度相对较低、易于切削的钨钢,则可适当增大前角。


后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小刀具后刀面与工件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。在钨钢加工中,后角过小会使摩擦加剧,导致刀具磨损加快,加工表面质量下降;后角过大则会削弱刀具刃口的强度,降低刀具的散热性能。通常,后角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加工精度、刀具耐用度和工件表面质量要求,一般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。


主偏角和副偏角决定了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切削宽度。合理的主偏角和副偏角能够改善散热条件,降低切削力,提高加工表面质量。在钨钢加工中,较小的主偏角可以使切削刃承受的切削力分布更均匀,提高刀具的耐用度,但会增加径向切削力,可能导致工件变形。副偏角过小会使已加工表面残留面积增大,影响表面粗糙度;副偏角过大则会降低刀具刃口的强度。因此,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工件结构,精心调整主偏角和副偏角。


刃倾角主要影响切屑的流出方向和刀具的强度。在钨钢加工中,正刃倾角可以使切屑流向已加工表面,避免划伤工件表面,但会降低刀具刃口的强度;负刃倾角则能增强刀具刃口的强度,提高刀具的抗冲击能力,但会使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,可能影响加工质量。在实际应用中,应根据加工方式(如连续切削、断续切削)和加工要求,合理选择刃倾角。


刀具涂层技术的考量

刀具涂层技术是现代刀具制造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,通过在刀具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,能够显著提高刀具的综合性能,使其更好地适应钨钢加工的需求。


常见的刀具涂层材料有氮化钛(TiN)、碳氮化钛(TiCN)、氮铝化钛(TiAlN)等。TiN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较低的摩擦系数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,延长刀具寿命。TiCN涂层在耐磨性方面表现更为优异,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月牙洼磨损能力,适用于中等切削速度下的钨钢加工。TiAlN涂层则具有出色的高温硬度和抗氧化性能,在高速切削钨钢时,能够在刀具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,有效阻止刀具与工件材料之间的化学反应和扩散磨损,大大提高刀具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用度。


除了涂层材料的选择,涂层的厚度和结合强度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。涂层厚度过薄,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;涂层厚度过厚,则可能导致涂层内部应力增大,容易出现剥落现象。同时,良好的涂层结合强度能够确保涂层在切削过程中不会轻易脱落,保证刀具性能的稳定性。因此,在选择带有涂层的刀具时,需要关注涂层的质量和相关性能指标。


加工方式与刀具类型的匹配

钨钢加工方式多样,包括车削、铣削、钻孔、镗削等,不同的加工方式对刀具类型有着不同的要求。


在车削加工中,对于外圆车削,通常选用标准的外圆车刀,根据加工余量和精度要求,可选择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刀片。对于内孔车削,由于加工空间有限,需要选用尺寸较小、刚性较好的内孔车刀,并注意刀具的排屑性能,避免切屑堵塞导致加工困难。


铣削加工时,根据铣削方式(如顺铣、逆铣)和工件形状,可选择不同的铣刀类型。面铣刀适用于大面积的平面铣削,其刀片数量多,切削效率高;立铣刀则常用于加工各种沟槽、台阶和轮廓形状,根据加工要求可选择不同直径、不同齿数的立铣刀。在高速铣削钨钢时,还需要考虑刀具的动平衡性能,以减少振动,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。


钻孔加工中,由于钨钢的高硬度和耐磨性,钻孔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切削热,导致刀具磨损加剧。因此,需要选用专门用于加工硬质材料的钻头,如硬质合金麻花钻或带有特殊涂层的钻头。同时,要合理控制钻头的转速、进给量等切削参数,保证排屑顺畅,避免钻头折断。


镗削加工对刀具的刚性和精度要求较高。在镗削钨钢孔时,应选用刚性好的镗刀杆和合适的镗刀头,确保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不会发生振动和让刀现象,从而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。


综上所述,钨钢加工中刀具的选用是一个综合考虑刀具材质、几何参数、涂层技术以及加工方式与刀具类型匹配的系统工程。在实际生产中,加工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钨钢材料特性、加工要求以及设备条件等因素,科学合理地选用刀具,才能实现高效、优质、低成本的钨钢加工,推动相关制造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。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